從種業向“種”業的探索
《農民日報》記者 宋遜風
坐落在湖北荊州古城的湖北荃銀高科種業有限公司是安徽荃銀高科種業的一個全新的子公司,走進公司,整潔的院落,銀色的辦公大樓,鱗次櫛比的種子庫,自動化的加工包裝設施和精致的分子生物育種實驗室所帶來的現代化種業氣息撲面而來。近日,筆者來到了湖北荃銀,采訪了該公司總經理吳中華先生,走訪了5縣9個鄉鎮。白色的連跨大倉庫,自動化的加工包裝設施和精致的分子生物育種實驗室所帶來的現代種業的氣息撲面而來?;诤凸究偨浝韰侵腥A先生的友誼,筆者于今年秋來到了湖北荃銀,走訪了五縣9個鄉鎮,早在十多年前,筆者曾先后多次采訪過時任豐樂種業副總、惠華三農種業總經理的吳中華,可這次采訪卻被他從種業向“種”業轉型的新理念,新探索深深吸引了。
吳忠華總經理頗有體會地說:“良種需要配套良法才能發揮增產增效作用。要想做好種子,必須用技術服務幫助農民種植好良種。因此,我認為應當將種業向種植服務上延伸轉型”。
扎實練內功,打造種業基礎
自古以來,得荊州者得天下。荊州,西通巴蜀,東連吳越,南極瀟湘,北達豫陜,漢宜高速鐵路、滬渝、滬蓉、二廣高速公路穿越而過,是我國農業生產和糧油生產最發達地區之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可以讓良種子快速輻射到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等廣大地區。這里是水稻、棉花、油料、瓜菜等種業的必爭之地。自2009年起,安徽荃銀投資了3000萬元,按照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標準對湖北荃銀進行了基礎設施建設,并和長江大學共建有分子育種實驗室、品質育種實驗室和兩系雜交水稻育種基地,湖北荃銀高科以“真正的品種、專業的服務”為宗旨,向著專門從事兩系雜交水稻研發的專業化種業公司的方向發展。
從種業向種業方向發展離不開人。在隊伍的建設上,湖北荃銀高科種業85%的員工都是農學專業畢業的。生產上,由8個有著20多年生產經驗的種子生產核心骨干帶領一支20多名農民技術骨干,組建了我國第一支兩系雜交水稻種子機械化生產專門隊伍;營銷上,由15個區域經理、200多個經銷商和5000多個鄉鎮經銷商組成了公司的營銷服務與技術推廣服務網絡。同時,公司還與長江大學進行大學生、研究生的合作培養,為公司進一步發展儲備人才。
種子基地自主化 種植生產機械化
2011年湖北荃銀為了確保種子的質量安全,在鹽城方強農場租賃了1200多畝農田,進行兩系種子全程機械化生產。從浸種開始,播種、育秧、插秧、管水、施肥、防病治蟲、收父本、去雜、收割、翻曬、精選等十多道工序,公司技術人員都身體力行,親自操作到位。第一年種植種子田,產量平均每畝達到了297斤,發芽率達到了93%,純度達到了99.5%!
有了2011年成功的基礎,2012年公司租賃土地面積達到了5000多畝。8名制種技術骨干中,有30年制種經驗的技術權威,也有年輕的技術骨干,更多的是畢業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有著20多年經驗的“老種子”。他們的帶領20多位農民,采取統一方案,統一組織,統一協調,分片管理,分片考核,分片結賬兌現的責任體系,按照專業化,標準化,機械化,規?;募夹g路線,又獲得了全面的豐收:5000畝制種田全部花期相遇,最高單產達到了400斤,最低單產260多斤,平均每畝超過300斤,平均發芽率超過90%,平均純度超過99%。
除了自己的收獲外,還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由于機械化制種勞力省,成本低,質量好,來參觀學習的公司和專家絡繹不絕,僅在鹽城制種的大公司先后就有30多批次來現場觀摩,有的公司反復來了五、六次。
從賣種子到教技術 實現營銷模式蛻變
實現良種良法是農業部門孜孜以求的目標。每個品種都有一定的適應范圍,都需要有相適應的栽培技術與方法。如今,由于市場的作用和主要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種子銷售后,農民在播種、施肥、管水、防病治蟲等種植的環節常常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最終影響產量。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做到良種與良發的配套結合。
為了尋找一條適應現代種業發展之路,湖北荃銀公司積極探討與農業部門和水稻生產基地對接,制定良種良法標準化生產實施操作技術規程,從水稻種植到收割,密集營銷服務網絡到縣,在水稻主產區延伸服務到鄉,全程跟蹤服務,提供全套的技術指導。一方面廣泛開展高產擂臺賽活動,另一方面協助基地開展優質稻米訂單生產服務,受到了廣大農民的好評。
2012年公司組織全體縣鄉級推廣營銷人員,在湖北、安徽、湖南、江西等七個省市開展了“新兩優223”高產擂臺賽活動,吸引了上萬戶農民參加,在按照高產技術操作規程種植并獲得高產的農戶中,評選出了一、二、三等獎1000多名,其中一等獎獲獎3000元,二等獎獲獎1000元,獲獎的農戶高興,看到獲獎的農民也高興。廣大農民通過高產擂臺賽,看到了湖北荃銀從賣種子轉變為傳授技術的實效,嘗到了采用良種良法的甜頭。既獲得了獎金,又增加了收入。2013年,湖北荃銀準備進一步加大傳授良法種植標準化技術力度,繼續擴大高產擂臺賽的范圍,力爭把高產擂臺賽由公司行為變成農民的自覺行動。
8月底至9月上旬,筆者隨公司農技推廣人員和農業管理部門先后到該公司種子基地查看,同時也到荊州市、江陵縣、潛江市、荊門市、監利縣、鐘祥市等多地了解農民種植“新兩優223”的實際效果。許多農民紛紛拿出購買的包裝袋、發票,高產競賽的栽培規程報紙,喜上眉梢地說:這個品種產量高、米質優,從未見過那么好的品種,還向筆者介紹他們怎樣種植才能奪高產的體會。筆者深深感受到湖北荃銀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新型種業公司,“新兩優223”是個地道的好品種,他們對農民的服務進村入戶,田間傳授,現場指導,使農民做到了科學種植、良法配套。
湖北荃銀還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優質稻米訂單生產服務。他們推廣的優質高產品種“新兩優223”,大小米廠爭先加價收購,僅以中儲糧湖北興隆公司為龍頭的米業公司,2012年“新兩優223”的訂單生產面積就達到了5萬多畝,通過統一優惠購種,統一種植模式,巡回技術指導,使受益農戶達一萬多戶。
辦連鎖超市延伸服務網路 使種業向縱深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在湖北主要銷售的雜交水稻品種不少于300個,品種多而雜,代理商、零售商和農民選種都花眼了,筆者在很多鄉鎮零售店發現這樣的問題:縣級代理銷售靠求,鄉鎮銷售靠蒙,農民購種靠賒,種業營銷關系扭曲了!面對如此混亂無序的市場,種業界自上而下都在思索:一個有序的、安全的、高效的營銷網絡怎樣建設?種業的路到底走向何方?
湖北荃銀不僅在思索,而且正在進一步探索。公司的總經理吳中華先生告訴筆者,荃銀高科今后將在超級雜交水稻新品種的開發、機械化規?;品N基地建設、鄉鎮連鎖直營超市的建設等方面加大投入,特別是在連鎖直營超市方面,充分發揮荃銀高科種業集團的育種優勢,把種子、農藥、肥料以及農用生產資料整合起來,針對不同的區域,建成有區域特色的鄉鎮連鎖直營超市,開展銷售、配送、促銷、試驗示范和技術跟蹤服務,把真正的良種和專業的服務送到千家萬戶,惠及億萬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