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種子包衣已被農民普遍接受。種衣劑產品與一般的農化產品不同的是它的第一使用人多是種企和經銷商。這樣的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要考慮的不只是價格和宣傳,更多會考察技術、服務的因素,在綜合考慮之后國外產品略勝一籌。 據調查,大田作物的種衣劑市場競爭尤為激烈,各種子公司對于種衣劑選擇各有喜好。河南金苑種業有限公司營銷二部經理潘科峰認為,作物收成好壞受種子、氣候、管理等各種因素決定,使用種衣劑在中前期會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作物生長后期就沒什么作用了。公司用于玉米包衣的種衣劑90%都為國內產品,用得很好,國外產品也在做實驗,目前還沒有發現較明顯的優勢,在此期間因為市場需求會用些國外產品。
種子處理劑產品是近幾年農藥市場增長最快的一個品種,國內企業紛紛涉足該領域。雖然市場火爆但也須謹慎對待,很多企業都存有多種困惑,國外是如何防止藥害事故發生的?未來市場的增長點在哪里?這些問題都成為限制種子處理劑行業發展的制約因素,業內希望能有人解讀這些問題,為企業發展指明方向。由《農資導報》和29屆植保“雙交會”共同主辦的“第三屆種子處理與病蟲害防治高層研討會”將于11月24日在南京舉辦,屆時將邀請國內種衣劑行業專家、企業代表共同探討,為行業解惑。
中國超級稻育種水平走在國際最前沿,卻面臨國內種業市場“未做強、先過剩”的亂局,國內諸侯混戰,跨國巨頭虎視眈眈,在大豆、棉花、高端蔬菜與花卉等種業幾乎全軍覆沒的背景下,超級稻能否守住中國種業最后的尊嚴? 種子過剩屢創新高 中國種子行業已跌入過剩危機。 作為國內最大的雜交水稻種子公司,近三年,湖南隆平種業有限公司(下稱“湖南隆平”)的存貨分別為2.35億、 3.41億、4.25億元,占其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61.57%、63.19%、72.24%。
日前,國際主流刊物《PLoS Genetics》 在線發表了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和中國水稻研究所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這篇題為“The U-Box E3 Ubiquitin Ligase TUD1 Functions with a Heterotrimeric G α Subunit to Regulate Brassinosteroid-Mediated Growth in Rice”的論文(DOI:10.1371/journal.pgen.1003391)揭示了一個新的水稻BR不敏感矮稈突變體—taihu dwarf1(tud1)。胡興明博士為論文的第一作者。
送種試種、開示范會看現場、廣告宣傳、給經銷商利潤提成,這是種企營銷常見的套路,不少種企信奉“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以給經銷商高額利潤作為搶占市場的殺手锏。在即將過去的這一年,有哪些新的營銷策略令人耳目一新? 方式一 搜索引擎推廣 今年4月,記者在某搜索網站上輸入關鍵詞“水稻”,得出來的搜索結果第一條并不是“水稻_百度百科”等常規欄目,而是“綠力牌”水稻種子的宣傳欄,點擊該推廣鏈接可進入廣東源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官方主頁。在種子領域利用搜索引擎推廣多見于苗木和蔬菜種子,輸入這些關鍵詞至少可搜出推廣鏈接3個以上,而以水稻作為關鍵詞目前僅有廣東源泰一家公司的推廣鏈接。 優點:宣傳效果明顯